天河刘氏家庙拟建博物馆

天河刘氏家庙拟建博物馆

“刘氏家庙”目前已整修一新。邱敏摄

昨日从天河区得悉,由抗法英雄刘永福亲身修建的“刘氏家庙”,经过8年整修后,“刘氏家庙”装潢一新。目前,“刘氏家庙”的保护管理工作已由广州市文化局移交给天河区政府。天河区文化部门计划搜集相干文物和历史资料,以这座百年家庙为依托建立天河区博物馆,并使之成为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家庙为刘永福主持建造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十一年十二月(1886年1月),在越南抗击法国侵略军立下大功的提督刘永福率1400名官兵来到广州,驻扎在燕塘一带。刘永福当时在沙河主持建造了“刘氏家庙”,至光绪2十六年落成。家庙附设忠义祠及纪功碑,记念黑旗军的事迹。光绪2十九年到三十四年(1903-1908年),刘永福在家庙养病。期间还帮助越南革命者建立越南维新会(后称光复会),并以“刘氏家庙”为会址,进行反抗法国侵略者的斗争。刘永福一生中4次到过天河地区,长时间居于沙河。由于常常为乡民主持公道,排解纠纷,缉拿盗匪,他深受乡民的怀念。

广州两次整修“刘氏家庙”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冯永驱副教授介绍说,抗日战争期间“刘氏家庙”曾遭到破坏,后来前后作为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舍,1963年后一直作为市五金交电仓库,里面堆满了杂物,屋顶和四周的墙壁也都愈来愈残破,家庙匾额上的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1989年,“刘氏家庙”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肯定偏方治疗白癜风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即交回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96年开始,广州市文化部门组织对“刘氏家庙”展开了前后两期的大规模整修,投资近400万元。撤除了家庙内自行搭建的建筑物近300平方米,对破旧的围墙进行整饰,整修后的家庙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

刘氏后人送来两张太师椅

昨天下午,来到整修一新的“刘氏家庙”,坐南朝北的家庙为前后两进,是具有典型岭南庭院风格的青砖建筑。家庙正门上方的大写楷书“刘氏家庙”红字古朴庄严,屋脊上的彩色雕花装潢也粉饰一新。从侧门而入,大厅内四根大木柱上有重新装潢的刘永福自己撰写的两副对联,分别为“尚书恩泽学士词章奕世犹存留佳话,星岫云环沙河水绕其间宜有夏声来。”和“策马从南越归来构数椽用妥先灵敢说威望流穗石,整旅入神京捍卫把两遍贻同姓合存忠孝耀彭城。”文物专家说,“整旅入神京捍卫”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清政府曾令他带队入京抗击八国联军侵华,但走到韶关时即因其他战事而折回。

据介绍,“刘氏家庙”整修的进程中,刘氏的后人送来了两张据说是刘永福使用过的太师椅,目前就摆设在家庙中。百年“刘氏家庙”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中国近代史和刘永福本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天河区文化部门已计划尽快搜集与之相干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将家庙作为天河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以之为基础建立天河博物馆。广州市文化局将安排20万元专款,作为支持筹建博物馆的专项经费。

刘永福原是“天地会”领导人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永福(1837-1917年),字渊亭,广西钦州人,本来是以反清复明为主旨的“天地会”的领导人之一,后创建黑旗军,转战于中越边疆。

19世纪70年代,刘永福率黑旗军南下抗法,并在中法战争中大败法军。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刘永福领导台湾军民共同抗击日军,后因孤军无援失败。回广东后,刘隐居广州沙河,1917年病逝。

链接

华工有个“刘义亭”

1936年,国民党湖南省主席何芸樵捐资千元在刘永福原军营寨遗址处建一六角亭作为记念,由原中大校长邹鲁撰写亭内碑文,其中有“登斯者咸能继将军御侮之志则民族复兴可指日焉”。

现在白癜风形成的原因的“刘义亭”位于华南理工大学校内长江北路旁1僻静树林中,有蜿蜒的石头小路通往。亭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绿琉璃瓦黄瓦脊,明显的民国风格。“刘义亭”三字已班驳。

该亭1994年11月被广州市文化局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听说刘永福对兵士和朋友极讲“义气”,也最爱读《三国演义》。他常常帮街坊邻居,家中原有1只犀牛角,街坊邻居谁有病了就借来磨了熬水喝,“刘义”之名就这样逐步被传开。(杨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tianfustone.com/lyyz/1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