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60岁生日快乐!
时值这个美好的六一儿童节
东东带你来回顾下这些动画片
小时候你肯定看过的哟!
《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
曾经,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
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的娱乐方式~
看着美影厂的动画片长大的我们
同有一个情结
我们敢说
上海美影厂就是
中国的“迪士尼”。
3分钟回顾上海美影厂60年
中国电影多个“第一”在这里诞生
提到上海美影厂,就不得不提到万氏兄弟,年,上海的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四兄弟在“大闹画室”成立20年后,推出分钟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年4月,脱胎于东北电影学院美术片组的上海美影厂正式成立,漫画家特伟成为首任厂长。此前为战乱所累的万氏兄弟也相继回到了上海,加入了上海美影厂,成为厂里的灵魂人物。自此,中国动画开始进入辉煌期,代表作即是万氏兄弟酝酿了20年的《大闹天宫》。
?《骄傲的将军》
《骄傲的将军》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年推出的作品。《骄傲的将军》的编剧是漫画家华君武,导演是特伟和李克弱,总设计是钱家骏。年春成立该片摄制组。这片子主要是揉入了京剧的舞台元素,为中国民族风格的动画片打响第一炮。
?《神笔马良》
木偶动画片《神笔马良》获得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
?《猪八戒吃西瓜》
年,《猪八戒吃西瓜》这部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终于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试制成功。
?《小蝌蚪找妈妈》
水墨动画,完完全全是“中国制造”的动画艺术新品种。年上海美影厂出品《小蝌蚪找妈妈》,可谓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这部动画片只有短短14分钟,讲述的小蝌蚪找妈妈之旅也简单至极,却震惊了整个国际动画界,一连好些年在多个国际电影节捧得荣誉。
?《聪明的鸭子》
《聪明的鸭子》灵感来源于少年儿童手工劳作折纸,并且参考了木偶、皮影等艺术表现形式,是我国第一部折纸片。人物和布景均采用折纸制成,动作灵活,风格新颖,富有儿童趣味。
60年来,《大闹天宫》《牧笛》《三个和尚》《宝莲灯》《大耳朵图图》等优秀作品享誉国内外,相继获得了丹麦欧登塞童话电影节“金质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童牛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6年出品的影院木偶片《西岳奇童》,票房突破万,在当时的影市也算是市场成功之作。
上海美影厂经典动画片回顾
小鲤鱼跳龙门()
《小鲤鱼跳龙门》是根据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了鲤鱼奶奶给小鲤鱼们讲了一个鲤鱼祖先跳龙门的故事,小鲤鱼们听了就想去跳龙门。于是在长得最大的黑鲤鱼的带领下,小鲤鱼们瞒着奶奶,出发去找龙门了。
没头脑和不高兴()
讲述了两个孩子,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总要出些差错。“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别人劝这两个孩子改掉坏脾气,他们都不以为然,为帮他们改正缺点,暂时把他俩变成了大人。
大闹天宫()
美联社这样评价这部动画片:美国最感兴趣的是《大闹天宫》,因为这部影片惟妙惟肖,有点像《幻想曲》,但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国绝不可能拍出这样的动画片。
阿凡提()
主人公阿凡提是个嫉恶如仇、幽默风趣的人,他利用自己的智慧,为穷苦百姓伸张正义,让贪婪愚蠢的巴依、国王受到惩罚。影片中西域风格的情景,夸张的造型,幽默的对白使这部片子广受好评,尤其是阿凡提黑胡子、头缠包布、骑着小毛驴的形象深入人心。
哪吒闹海()
影片主要讲述了李靖之子哪吒与东海龙宫之间的恩怨情仇。它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均获得过多个奖项。
雪孩子()
故事的前半部分是如此美好,以至于让孩子们几乎都沉浸在冬天的那种美好的纯洁的快乐里,后半部分故事突然转悲,所有看过这个动画片的孩子都牢牢记住了雪孩子。传统的经典故事,在告诫孩子们做人的基本道理之外,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美好的道德情操。
三个和尚()
该片通过三个和尚没水吃、寺庙失火、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救火直至后来三人合作吊水的情节,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部短片还获得了年第三十二届柏林电影节的短片银熊奖。
猴子捞月()
该片讲述了一群猴子发现月亮掉到池塘里,于是想把它占为己有,结果用了各种方式,最后都没弄到月亮的故事。
九色鹿()
《九色鹿》是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该片采用敦煌壁画的形式,用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讲述了九色鹿经常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在帮助了弄蛇人后,弄蛇人向国王告密出卖九色鹿,九色鹿用神力化险并使弄蛇人受到应有报应的故事。
邋遢大王奇遇记()
影片讲述了一个不爱干净又贪玩、绰号为“邋遢大王”的男孩误闯“地下老鼠王国”,在小白鼠的帮助下,与大黄狗、小花猫一同逃离到地面的故事。
葫芦兄弟()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这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与《葫芦兄弟》一起,伴随着70后和80后走过了最美好的童年。
黑猫警长()
“啊啊啊!啊啊啊!黑猫警长!”黑猫警长的知名度不要太响,当时的小男孩人手一顶“大盖帽”,争相效仿这只神气的猫警长。
舒克和贝塔()
《舒克和贝塔》是根据童话大王郑渊洁小说改编,该剧主要讲述了背负“小偷”骂名的老鼠“舒克”和老鼠“贝塔”,分别开着飞机和坦克帮助他人,战胜了海盗的故事。
宝莲灯()
《宝莲灯》根据同名中国神话改编,讲述了沉香历尽艰辛拜师学艺,最终通过宝莲灯打败舅舅二郎神、救出母亲的故事。
我为歌狂(1)
国产原创系列动画片《我为歌狂》,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视台联合推出的52集大型电视动画连续剧,也是中国第一部校园音乐题材的动画片,影片以青春的节奏和新世纪崭新的视听形象成功开辟了中国动画片历史的新篇章。
没有3D动画
没有顶尖特效
没有完美画质
但这些动画片却永远印在我们记忆深处
从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辈
到牙牙学语的孩子
他们的记忆中
总会有几部和美影厂有关的动画片
承载着满满的情怀和美好的回忆
为何近年来鲜有美影厂的作品?
阿童木和米老鼠开始占据屏幕
年改革开放以后,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在中国刮起日本动画片的旋风,随后到来的是迪士尼的《米老鼠与唐老鸭》,以及一批中外合资动画代工厂。这对美影厂的观念、制作方式、人才体系都构成了巨大的冲击。
人才流失撼动了美影厂的地位
年,微博上流传这样一条传闻:“年的《邋遢大王》以后,美影厂的主力约人都被借到迪士尼赶工。完活儿以后,全都被迪士尼帮忙办绿卡留了下来。仅一人回国。从此美影厂一蹶不振。仅存在于历史中。”
这条颇为耸动的微博引发诸多讨论,多位曾在或正在美影厂工作的动画人都对此否认。但是人才流失还是真实存在的。
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国外动画片大量涌入,撼动了上海美影厂在中国一枝独秀的地位。与此同时,广东成立了大批动画公司,主要为国外厂商进行代加工。这些公司从上海美影厂挖走了许多人,美影厂先后有近百个主创人员流失到南方。
动画产业环境变化巨大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动画产业环境变化很大,与漫画、游戏的关系更加密切,而美影厂目前还是专注于中国民族特色的题材。7年,继《宝莲灯》之后,美影厂推出《勇士》,三宝做音乐,孙楠唱主题曲。9年,《马兰花》找来黎明、姚明、林志玲配音,《大闹天宫3D》配音阵容更强大,但始终没有恢复元气。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影厂担任副厂长王柏荣直言:“喜羊羊系列,在我们看来不是特别成功的片子,和《邋遢大王》《哪吒闹海》等有不小的差距,我怎么感觉整个国家的欣赏水平在往下走?只能说我们要做的东西还有很多。”
建厂60周年,共话“前世今生”
今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迎来建厂60周年。六一儿童节当天,美影老中青三代动画工作者齐聚一堂,举行“六十年不忘初心,一甲子继往开来”座谈会,共话美影厂的“前世今生”。
近期,美影厂制定了今后五年的创作规划,一改过去几年过分依赖经典IP的倾向。五年内要完成这一系列有深度、有难度的动画片。这其中,以水墨动画电影为追求的新作《斑羚飞渡》就是其中的核心项目之一。
水墨动画电影《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源自沈石溪创作的小说,虚构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据了解,目前,在剧组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斑羚飞渡》已见雏形。
在艺术特性上,影片将在保持一定的写意书画意境的前提下,将现代中国画中的多元呈现有机融入,尤其将把传统的水墨与唯美的水彩、把二维与三位等等相融合。作品还特邀当代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为影片风格把关,其他多位艺术大家参与美术设计。
今时今日的动画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动画强国早已将动画发展为成熟的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动画不单单是文化的传播,更是带动新技术发展经济的重要媒介。而在国内,近年来不时被观众提起的“国漫复兴”是否已经到来?
上海美影厂原厂长、国家一级导演周克勤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影厂有60年的深厚艺术底蕴,发挥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让年轻导演边学习边实践,培养和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导演队伍,这是百年大计,也是美影厂能长久不衰出精品出力作的有力保证。多出精品力作,始终在国内动画界保持领先地位,这不仅是美影厂的需要,也是上海电影事业的需要,更是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需要。
“60年来美影厂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这已成为光荣的历史,今天我们一切要从零开始。”
“
希望上海美影厂的经典
不仅是一代人的经典
期待中国动画创造新的魅力
让孙悟空、黑猫警长、葫芦娃…
这个越来越长的名单继续闪闪发亮
60岁的美影厂
故事还将继续……
”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解放日报、澎湃新闻、上海新闻广播等
部分文字作者:解敏
编辑:云倩
赞赏
长按白癜风北京专科医院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tianfustone.com/lyyz/15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