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三彩海水云龙纹瓶
海水云龙纹瓶,保存于中国上海博物馆,它高41.6厘米,口径宽10.9厘米,足径宽12厘米。
瓷瓶为撇口,短颈,圆肩,直身,腹部略微鼓出,在近底处内收。瓷瓶通体施透明釉,外壁上绘有海水龙纹图案,是一件典型的“釉里三彩”瓷器。(釉里三彩又称“釉下三彩”,清康熙朝创烧的集青花、釉里红、豆青三种色彩于同一器上的釉下彩新品种。)
瓶中海水波涛汹涌,拍打在岸边的岩石上,中间一条气势威严的蛟龙腾空而起,周身施满红釉,只见它右爪前伸,左爪后探,活灵活现。不远处,还有一条红色鲤鱼奋力上跃……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有关它的传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殷商时期。那时,人们心目中的龙是一种凶残的动物,有着尖锐的牙齿和爪子,周身布满鳞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不仅被赋予了奇特的容貌,龙还是能行云布雨的神异动物。到了封建时代,龙开始成为皇帝的象征,如龙颜、凤子龙孙等。
到了宋朝年间,龙的形象开始多了起来,有立龙、侧龙、升龙、降龙等,龙的外形更加威武气派。
到了清代,人们对龙纹的使用更加严格。当时,所有和龙有关的图案,民间一律不得使用,一旦被发现,使用者就有谋反之嫌,会被满门抄斩。而对于能使用龙纹的皇亲贵族来说,也是慎之又慎,因为,在所有的龙形图纹中,有一种五爪金龙是他们不能涉及的。因为,这种龙代表了皇帝的九五之尊,是一种皇帝独有的专署图案。所以,贵族们即便是能用龙,也只能用三爪或四爪的。
其中,四爪龙在中国还有一个说法,即五爪为龙,四爪为蟒。龙是皇帝专用,而蟒则是亲王、公侯这些超品大员专用。所以,在中国的许多戏文里,每每说起一个高官要员,就会有“身穿蟒袍,腰扎玉带”一说。而我们的国宝海水云龙纹瓶,绘制的正是四爪龙。
这件瓷瓶烧造于清朝康熙年间,是当时的康熙皇帝赏赐给某位皇公贵族的,其中,瓶身绘制的内容,正是中国古老的神话“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鲤鱼跃龙门”是中国的一个古老传说,它常常被人们用来比喻那些通过不懈努力,彻底改变命运的人。海水云龙纹瓶上绘制这种图案,既赞扬了受封赏的大臣,又没有违反皇家的禁忌,可谓一举两得。那么,“鲤鱼跃龙门”究竟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中国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时常发生水灾,不少地方还出现了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虽然先后有共工氏、鲧等人殚精竭虑治理水患,但均未取得成功。后来,鲧的儿子禹秉承父志,开始采用开山疏导的办法,疏通水道。
相传,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龙门山堵塞了河水的去路,使奔腾东下的河水常常溢出河道,引起水灾。大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后,带领众人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
当龙门山开凿好后,大禹决定,要从鱼类当中选拔一个佼佼者作为龙门的看护,并将它由鱼尊为龙。
闻讯赶来的鱼到达龙门后,欣喜万分,只见那神奇的龙门两旁,各有一根合抱粗的汉白玉柱。玉柱上雕刻着活灵活现的石龙。龙身缠着玉柱,盘旋而上,直到百丈柱顶。龙门中水浪滔天,银亮的水珠飞溅到龙头上,恰成“二龙戏珠”的奇异彩图。
只听大禹说道:“鱼龙本是同族,凡能跃上龙门者即刻成龙。”鱼儿们一听,立即鼓鳃摇尾,使出浑身解数向上翻越。但没想到,刚跳出水面一丈多高,就跌了下来。
却说有条金背鲤鱼,见自己跃不上龙门,心中着急。忽然,它看到黄河水流拍打在龙门岩石上,激起的水浪足有六七十米高,于是突发奇想:何不借水力跃上龙门呢?
借着千层浪的威力,金背鲤鱼鱼身一跃,猛地窜出水面,跃上浪峰,没想到一下子竟跃过了龙门。
大禹一见,赞叹不已,随即在这条金背鲤鱼头上点了红,刹那间,金背鲤鱼变成了一条黄身四爪金龙。最后,大禹就命它率领众鲤鱼管护龙门……
“鲤鱼跃龙门”,这个充满奇幻色彩、催人奋进的神话题材,一直被人们所喜闻乐见,把它和瓷器又巧妙地结合融为一体,创造出来的是一种更为神奇的艺术魅力。
国宝时空赞赏
长按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白癜风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tianfustone.com/lyjs/15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