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广东省电影公司由“羊”变“狼”
在旧有事业体制缺少竞争意识的背景下,广东省电影公司在2004年由事业体制转变为企业体制,通过竞争上岗,组成全新企业体制,引进战略伙伴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的广东省电影公司日前转制成功,这家具有52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事业单位此刻已变成企业,随之而来的是员工身份和管理机制的改变。
《民营经济报》日前从广东省电影公司副总经理赵军处得悉,到2005年1月为止,广东省电影公司已基本完成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转变,用工制度、工资制度、内部管理等都制定了一系列新规。
据泄漏,2004年1月上旬广东省委通过文化厅通知广东省电影公司准备转制,这1转制需经过事业单位转企业和参组珠影集团两个步骤,将为广东文化体制改革拿出试点经验。对这个具有多年事业单位身份的大型国有企业来讲,重构现代化企业架构是其增强竞争力的第一步。
旧有模式缺少竞争意识
据了解,广东省电影公司成立于1953年,在计划经济年代,广东省电影公司在电影发行放映这1主战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过比较光辉的岁月。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公司领导班子逐步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落后的体制和僵化的机制使这个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日渐衰落。
多年来,广东省电影公司虽然按企业模式管理,自收自支自负盈亏,但人事、分配制度仍按事业单位模式运作,人员流动性差,冗员问题突出,铁饭碗、铁工资、铁椅子,职工队伍缺少竞争意识,工作积极性差。同时,企业经营活力不足,资产利用率低,绩效延续滑坡,经营项目不合理,市场竞争和自我表现发展能力不强,不能成为真正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完全按企业模式运营的独立法人。赵军认为,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势在必行,否则没法实现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提出的实现所有制多种情势思路。而对省电影公司,本身内部也存在转制的需要和动力。这一点大多数职工已认识得很清楚。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竞岗激起员工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工作热忱
2004年12月10日广东省电影公司公布了新公司各部门正副职、主管及各岗位员工职位160个,并发放意向表由大家选择岗位进行“双向选择”,给予要求上岗的员工三次选择岗位的机会或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其他方向。转制前,公司总人数194人。转制后,聘请上岗141人,提早离岗位24人,消除劳动关系35人,离退休人员105人。
赵军称,之前公司内人员分为干部、工人、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各种身份,改制后全部使用劳动合同书上岗,所有人都只有一种身份―――企业员工,大大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也给了年轻人更多机会。据了解,新公司聘任主管以上43人,平均年龄40.3岁,大专以上学历占49。
新制定的工资制度也改变了过去按行政级别肯定收入的做法,改成按企业薪酬管理标准,参照市场价格适当拉开距离。总经理工资由职代会开会讨论肯定,员工工资则随岗定薪,今后还将建立现代企业绩效工资、赏罚、考核制度。
优胜劣汰组建全新企业架构
转制后的广东省电影公司依照企业管理模式重新设立了架构,包括撤消原来经营效益不好的电影器材公司、电影干部培训中心、华南影都宾馆,暂停营业华南影都影院,增设企业发展部,中心确立公司行政部、公司财务部两个职能管理部门。确立物业部、华影南方院线公司、企业发展部、电影广告公司、电影装潢工程公司、影视装备公司、印刷厂七个经营部门。
同时,公司以参股或控股情势加入佛山大明星影城、青宫电影城、中影南方新干线,并争取了重庆市1间范围较大的电影城新加入中影南方新干线,采取不同经营方式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公司利润收入。
引进战略伙伴增强市场竞争力
事业单位变企业单位只是转制的第一步,赵军称真正的转制在于今后建立一套全新的企业管理制度,使公司真正依照企业的模式运作。接下来,公司要着力于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理念,培养务实创新的团队精神,建立公正仁慈、满腔热情的价值观念。而发展战略则肯定为,以知识化、信息化为基础,具有创造性的合作关系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灵魂。
过去由于遭到旧有观念和体制束缚,广东省电影公司发展思路倾向于守住原有的成绩。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电影公司,其利用外来资本的举动却比不上广州市电影公司。赵军认为,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开辟精神十分重要,因此今后将加强战略合作伙伴的引进。
在转制进程中,广东省电影公司与外界的诸多合作也开始启动:与中影集团共同组建的新院线;中影南方新干线近期获批成立,与香港吴思远团体合资建成的重庆UME国际影城已加入该院线;与美国路易斯院线、韩国好丽友院线合资建设的新影院正在准备中。另据泄漏,接下来广东省电影公司还将组建合作共同开辟农村电影发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