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有点意思

年6月底,很喜欢读书的一个闺蜜在朋友圈接二连三的发书评,写她读了一套书的感想,激起我的兴趣,向她吱了一声,她就把物质与精神粮食都给我送来了。

我有些懒散,忙着旅游、寻觅美食、和朋友们聚会等各种活动,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工作,每天都要上3—4节课,真的是体力与脑力的双重巨额消耗,所以老是找借口休息,这套书就一直拖拖拉拉、断断续续的读着,直到这个国庆节,下定决心才把他们看完,前后共历时三个月。

国庆节第二天,有朋友极力向我推荐一部据说是吃货福利的电视剧,我没有时间看。但我这种资深吃货,应该以后会把那部剧补课吧。我放弃看剧去读的这套书,作者是张克群,书名为《记忆与传承》、《树木与房子》、《寻宗与觅迹》、《变化的建筑》、《探秘老北京》。

这套书甭管叫什么书名,主题都只有一个——建筑。涉及建筑的灵魂、建筑的目的、建筑的材料、建筑的风水、建筑的项目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大到建筑国家,不是指政治层面,单纯是建筑层面,然后有建城、建市、建镇、建村;中到人文建筑与名山大川共融其美、佛塔、寺庙、石窟、雕像;小到建住宅、桥梁、体育场馆、生活设施,不厌其烦,文字图画,都颇有趣味。

其实最开始看书,我是不喜欢的。主要原因有仨:一,第一印象中感觉语言过于直白口语化,文采不够,有点像北方老太太唠嗑;二,有些部分考据不清,三,全书配有大量不够精美的图片。

讲建筑的书,配图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全套书几乎每一页都有图,就冲淡了文字包含的信息量。但最主要的是由于书籍是黑白印刷,使得原建筑的色泽变化、光影深浅、立体纵深都没有了,图片显得模糊不清,作者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进行了后期加工,用笔刻意勾画了图片中的一些主要线条,结果经过印刷后如小儿稚童玩闹之作,甚是不喜。

第一本我只用了三天就看完了,以为最多两周就可以还书了。然而后来越看就越喜欢,知道自己草率了,浅薄了。

第一本:《记忆与传承》

当时是随手拿起的这一本,然后看到书的前言中有一段说:

从三国到宋朝,不断有北方人往当时尚属荒蛮的南方跑……,因为是举家乃至举村搬迁,他们被统称为“客家”。

这是不准确的。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北人南迁有好几次。三国时期黄河流域是经济发达、气候条件好的地区,此时的北人南迁更多是指更北方的游牧民族迁至黄河流域。从唐朝中晚期开始到宋朝,北人南迁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北方战乱,由黄河流域迁往长江流域。

我们现在所说的“客家人”基本以唐宋,特别是宋代到清初的移民为主,因为早期的移民在后来的演化中逐渐演变成当地人了。所以,两相印证,作者可能真实想表达的是唐朝以后,而不应该是从三国开始。

看到这里,我的第一印象就不大好。

作者又说:

不研究乡村,就没有完整的中国建筑史。大量乡土建筑虽然不能等大雅之堂,在建筑史里也没有什么地位,却真实地反映出农耕文明和广大农村的社会生活。

这个观点我是认可的。然后第一篇正文是“浙江亲戚村——桐庐的三个村子”。感觉讲的是乡野俚俗故事,而且是非常老套普通的故事。如姓申屠的小伙子入赘到范家村,得到妻子族人的善待,保留了孩子的姓氏,多年后发达了,在都姓申屠的村子里挖的第一口井叫“范家井”,取吃水不忘挖井人之意。

我有点不耐烦了,觉得这么老套的观点没多大意思。粗略翻一翻,就当看完了。

第二本《树木与房子》

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我就带着点情绪看第二本。初看还是不喜欢,因为觉得作者的认知有问题。

作者说:“咱的老八辈祖宗原来是住在树林子里,后来树林子经常着火,还有吃人的野兽,只好搬到旷野里,在地上挖个坑,缩在里头,一下雨就得被迫泡澡。……于是房子就诞生了。开始为图省事,还是住半地下(比如年前的陕西半坡村)。后来发现半地下也还是免不了被水淹,才下定决心到地面盖房子。”

这里面有一些不对的地方,原始人住在哪里不能一概而论,从来都是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的。树林、山洞、平原、地穴都有人住,这个之间没有逻辑因果关系。然后作者所说的陕西半坡村的房子,其实有个规范的称呼叫半地穴式房屋,是寒冷干燥的北方人民应对大自然而做出的最佳的房屋结构。半地穴可以坚固房屋结构,躲避强风沙侵袭,并且北方干燥,水淹之忧几乎不存在,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绝不是图省事。同一时期略早的南方河姆渡居民就选择的是干栏式房屋,专门把房子架起来,也不是不嫌麻烦,而是为避免晴热多雨地区的潮湿虫蚁。

不过把书读完,就觉出了自己有些吹毛求疵的浅薄无知,有点以偏概全了。

作者的建筑功底相当深厚,光是盖房子所用的柱子就洋洋洒洒写了好多干货,柱子的座、柱础、柱础形式(覆盆式、覆斗式、圆鼓式、基座式)、柱子形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柱头形式、大梁,把柱子介绍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此书配的插图一开始就是建筑科学类的手画规范示意图,不像别的拍得照片然后勾勒,清晰而且说服力强。

还有作者能通过建筑物的开间、台基高度、柱子粗细、斗拱的应用到油漆彩画的介绍,证明封建等级制度在建筑上也是无孔不入的,真实生动。

最有趣味的是第四章第2节“屋顶外面好热闹”,把我一直好奇但从来没弄明白的古建筑屋脊上的走兽讲解的活泼风趣。

原来这些走兽是既务实又务虚。因为古建筑的戗脊、角脊有坡度,安筒瓦易滑落,于是预留小洞,用大钉把筒瓦钉在屋脊上。但钉洞不仅不好看,而且容易生锈,有安全隐患,这些走兽就是钉子帽,是有实际用途的。

另外,这些走兽有不同的形制,承担不同的工作。比如灭火、求雨、掌管雷电、降妖除魔、守护主人等等,还可以根据屋顶走兽的数量来显示房屋主人的高低贵贱等级。民间就不能随便用走兽,他们的屋顶用各种花饰当钉帽。

作者对门窗、影壁、结构、雕塑、房里房外一些我们常常看到,但从没有注意的小物件的介绍极其详尽可信,很值得一读。

然后我对自己说:估计这是这套书里写得最好的一本,资料翔实、图片丰富、讲解细腻、术语专业、涉及面广、分析地道、说服力强。事实证明,我依然低估了这套书的价值。

第三本《变化的建筑》

作者一开始就指出一个现象:有几千年历史的几个文明古国,如今都是第三世界,就算古希腊古罗马,如今在欧洲也比不过英法德、甚至北欧诸国。

读者就免不了会思考这是为什么?然后就乖乖按作者的写作思路,依时间顺序,通过建筑变化来分析政治变迁。

在这本书里可以跟随作者学到不少知识,令人大开眼界。原来奴隶制时代,庞大的建筑,如埃及金字塔、太阳神庙等出于技术原因,里面必须有很多密集的粗大柱子。而且,古人把柱子分很多种类,应用于不同的建筑,起到不同的象征意义。如多立克式柱,柱径与柱高比是1:5.5,象征孔武有力的男人;爱奥尼式柱则是1:9,象征优雅修长的女人,分别用于纪念性和文艺性建筑。

在这部书里,可以知道世界最早的水泥是怎样的;知道即使处处都学习效仿中国的日本,也还是有自己特色的合掌造和独有的造园手法枯山水;知道巴黎圣母院的哥特式建筑就是模仿人类的肋骨;知道欧洲中世纪,从4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的这年,建筑多半是教堂,文化多半是圣经,国家多半是四分五裂的农业国。

我还能随着作者的笔触感受到,当牧师低沉的说:“孩子们——们——们——们”的时候,中世纪欧洲教堂高耸的空间和硬质的室内装修材料产生的很强反射音(回声),对参与弥撒的教众心理上有多么神圣的冲击力。

我们还能欣赏到梵蒂冈的庄严神圣、圣彼得大教堂肃穆凝练、枫丹白露浪漫优美、卢浮宫深厚底蕴、凡尔赛宫奢华无度,俄罗斯教堂洋葱顶的奇巧别致,甚至能通过印度洁白无瑕的泰姬陵赞叹沙?贾汗的爱情。

还有,能认识到长期政教合一的很多国家,宗教建筑可以挥霍大量金钱,因而教堂比起任何其它建筑都显得辉煌雄伟。但王权强大的国家就更多应该看王宫的建筑规模。

更能意识到14世纪后期,君权与文艺都复兴了,出现了瓦特、牛顿、达芬奇、伽利略等,于是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人类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反过来,资本有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产生了更高的文化追求。于是这一时期的建筑,各种折中的复古出现,其实是各种风格集于一身。如不过分尖的哥特式,当然也有可能是建筑期太长,以致于各种风格都有的代表——德国科隆大教堂,建筑历时年,是特例,也是绝版。

作者带领我领会到科技的力量。

年的英国水晶宫,全球第一个世博会建筑,玻璃钢筋建筑。玻璃当时是新材料,80名工人一周能安装18.9万块玻璃,几乎一分钟一块,每块规格一样X25厘米,4个月安装完成。其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外貌和极其节省的费用与无比迅速的工程进度都令时人震惊。

而另一个现代建筑——埃菲尔铁塔,除4脚是钢筋水泥外,其余全身都是钢铁,分三层,分别高57、、米,当时饱受抨击,著名文学家莫泊桑骂他是“丑恶的东西”。然而,时移世易,当年巴黎人多么嫌弃,如今就多么为它骄傲。

纽约帝国大厦,米,年3月1日设计,年5月1日交付使用,前后1年1个月。

因为有了以上的铺垫,所以,我默默地见证到古典向现代过渡的建筑变化,特别是看到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时,没有因为自己不懂而大放厥词。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高低错落、方圆相印;二战战败国德国的法洛斯工厂,是经济落后、严重房荒、面对现实、经济实惠的无奈之作;

此时唯一例外是流水别墅,年造价7.5万美元,装修5万美元,室内建面平米,室外阳台平米,到年维修费就是0万美元,是造价的倍。但这是值得的,这个造在瀑布上的别墅到年为止,参观人数就超过万人,被评为20世纪美国建筑代表作第一名。

可能我还是无法发自内心的喜欢有些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建筑,如结构外露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含义晦涩难懂的瑞典马尔默市HSB旋转大楼。但,那又怎样呢?他们不需要我喜欢。我只管喜欢我喜欢的建筑就好了,如白色海鸥翱翔蓝天或者说如贝壳攒聚海滩的悉尼歌剧院;四个面四个模样朗香教堂;迪拜阿尔伯塔(帆船酒店)。管他是叫后现代主义还是解构主义!

第四本《寻宗与觅迹》

宗教,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中国是皇权国家,没有像有些国家一样,大部分人信同一种宗教。

但中国人绝不是没有信仰。我们信仰人的力量,我们信仰自己的祖先。你信不着我的祖先,就算你要拜,我可能还会发急。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有祭祖活动,不慌不忙,不争不抢,安稳笃定,各信各的。

中国的宗教比较有影响的有外来的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

外来宗教——佛教

中国人爱热闹,佛教寺庙很多建在通城大邑。

寺庙里的雕塑不孤单,扎着堆呢。雕塑手法完全存乎工匠之心,因为神也好、佛也罢,反正没人见过,无法指责像与不像。但也并非毫无章法,如每座庙宇入门都会有哼哈二将提醒你礼佛应存恭敬之心;四大天王保四方平安,他们手持的法器任哪个庙宇都是一致的;菩萨、罗汉、力士也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不过多年来我一直有个问题得不到解答,在这本书中依然没有找到答案。和众所周知的千手观音有关。

千手观音的这一千只手的来历在各种版本的故事里大同小异,我觉得奇怪的是:奖励一个大姑娘家一千只手,这真的能算得上奖励吗?总觉得瘆得慌!如果可以选择,是不是还是应该给正常数量与形状的手臂比较好?而且故事说的是,让她更好的普度众生,扶危济困,这更不能算奖励了。要知道,观音菩萨当时只是救自己父亲一人,并没有广济天下的想法。平白无故背上了许多负担,对观音公平吗?但此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人们是乐见其成,只能猜想是有多少平民百姓苦不堪言,才期盼这样一位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救苦救难的观世音。

我很喜爱佛教石屏秀山寺一幅对联:

忠于国家爱于人民这等志士见神不拜又何妨

谋人财物淫人妻女那些恶徒纵来烧香也无益

这才应该是所有宗教的真义。

“中国创造”的宗教——道教比佛教有趣多了

首先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是个神人,此人懒散的很,不爱说、不爱写、不教授学生,不约束自己,如果不是有一次出门游玩,忘记带护照签证,被逼着写了五千字的《道德经》,后世就少了一篇神作。

其次,道不求来世,但求今生。所以比较受今生都很享乐的上层社会喜欢。而佛教教义中“忍受今生的一切苦难,追求来世的幸福”这一条,对于今生毫无指望的底层群众,无疑是绝佳的精神鸦片。

第三,当道教认识到自己的受众不如佛教多的时候,及时作出了改变。

变务虚为务实,专门保佑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刮风下雨有雷神电母,房产财物有土地神,民间纠纷诉讼有判官,管人生死轮回、惩恶扬善,还有难产、小儿出麻疹不仅有婆祖管理,还保佑小儿从出生到16岁的成长,避免他们受惊吓、溺毙、灼烧等。道是多神论者,各司其职,上下尊卑不是很明显。而且道教的神的长相也与常人无异(八仙过海的八位神仙),性格更是平易近人,绝不会无缘无故的处罚人,因此受香火甚多。

第四,道教的活动“与民同乐”成分往往大过于宗教成分。

比如活动时间多半是各位神仙圣祖的诞辰,地点多半是利于群众聚集的空旷开阔之地,进香只需要一小会儿,玩乐可以闹上一整天。道教集会身兼集市、戏剧、美食一条街的功能,成为庙会,与佛教活动的庄严肃穆有天壤之别。

以前中国道观随处都可见到,土地神、娘娘庙等都是,大街小巷的方寸之地都可以建造。现在却很少见到,主要因为道教的建筑人间烟火气太重,世俗味道太浓,他们的居所太容易改成民居。我上世纪90年代结婚时的婚房,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长春观里的一间房。那里住着先生单位的几十户人家,是先生单位的职工宿舍。而生活中我们很少有人会住佛教寺庙里,那些高阔的空间、森严的气氛、可怖的佛像、生死的轮回都令人害怕。

第五,道教常常把俗世中的人拉来做他们的神,使得他们的宗教色彩越来越淡化。比如文尊孔,“孔粉”即使今日也遍及古今中外;武尊关,关帝的帝字真妙;智尊诸葛,孔明借东风时的服装、气场、做派,无一不是道教的风范。

西方宗教信仰源自对海洋的崇拜与敬畏,因为无法也无力战胜海洋。中华民族是大山大河养育出来的,在生存奋斗中,人的力量占很大的比重,人们更相信人的力量。前有移山的愚公,后有射死九个太阳的后羿,西方神话中难以想象有人能弄死阿波罗,而且是弄死九个!

在中国的文化中,人与神的界限不是特别分明,因为只要“放下屠刀”,就可“立地成佛”,太轻松了有没有?很多神都是人修炼而成,比如观音菩萨。

所以我们的建筑也平易近人,亲民性好,即使是寺庙道观,也没有西方高耸入云的顶,接触不到的神,我们的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第五本《探秘老北京》

可能作者长期居留北京,所以对这里特别熟悉,而且特别有感情,故而讲解精致,插图细致。

开篇提出北京为都城的地理气候条件,“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行省。”

然后北京的身份户籍资料详细介绍。北京,秦叫燕。西汉叫广阳。唐叫幽州、范阳。五代十国叫幽。辽时,幽为陪都,在辽疆域的南部,因此也称南京。宋叫燕山府路,归幽州。金叫中都。元叫大都,大街小巷和胡同都是这时开始出现的。明就有北平的说法,年,明成祖朱棣“以天子备边”迁都北京,改大都为北京。清叫北京,民间称四九城。每朝每代,图文并茂,历史掌故,人文演变,政权更迭,经济发展,市井生活无不娓娓道来,令人手不释卷。

中间时常穿插小故事,均涉及北京的来历。只有一个我觉得有点不理解。说,西周建立,分封姬奭的儿子到如今的北京。而西周是灭商后建立的。商的灭亡原因之一是:女娲恼怒商纣王的轻薄无礼,叫来自己的徒弟轩辕坟千年狐狸精、玉石琵琶精、九头雉鸡精去报复,让她们惑乱君心,促商灭亡。然而商朝真的被灭后,女娲又痛斥三妖残害忠良,亲手砍掉她们的头颅。简直是哦豁!挖了好大一坑给徒弟跳的名师啊!

我完全被这本书里大量图片和详尽的考证所震撼,感觉到作者的不简单,无关年龄、性别,唯有学问真动人。

五本书都看完后,我又想,写出这样好书妙文的人应该不会有大失水准的事情呀,难道是我没有领会到第一本书的精妙之处?于是,我又重新拿起了第一本,真是态度决定一切啊。再次看《记忆与传承》时,不是用挑剔的目光,而是持欣赏的态度,马上看出不同的内涵。

比如宗祠与牌坊这一节,就算不是学习建筑的,把这些地方,这些记载当做旅游目的地也是足够有吸引力的。因为很多都不是被炒作的网红地点,而是真的有文化底蕴。更因为民风之朴素,非亲历不可感受;传承之深厚,非张克群这样专业的讲解不能领会其妙。真不知道一开始我是哪里来的迷之狂妄,瞧不上第一本?然后被别人的学问啪啪打脸。当然,插图是硬伤,估计是节约印刷成本导致的。

带着对张克群的好奇心,我查找了一下这老太太的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张克群出身名门,家学渊源深厚。父亲张维,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母亲陆士嘉,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校教授之一。舅公施今墨,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而张克群自己,出生在德国,成长于中国,读书在清华大学,受教于建筑大师梁思成,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她痴迷历史和古建筑,著作颇丰,热衷探访古迹,研究、拍摄、绘画古建筑,自嘲为“破庙迷”。她写作这一套书目的是普及传统建筑的一些基本知识,让我们对司空见惯的、身边的、建筑和文化觉得“有点意思”!

张克群的女儿高晓江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其子高晓松是家喻户晓的音乐制作人,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是妈妈张克群说的,张克群的回答是:“嘁,有吗?我不记得。”

唉,这老太太,还真是“有点意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tianfustone.com/lyzl/lyzl/159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