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说来就来了。出去怕热?那就去浦江的山林里走走吧,景色美,空气好,关键是气温偏低。都说浦江有个仙华山让人羡慕,可是能拥有如此之多的山间幽道,也是浦江人偷着乐的一大理由。
这些古道曾是先人外出交往、经商、求学、任职的必经要道,现在虽然大多已荒芜,但当地村民上山采药、劳作,仍常有人走。浦江古道主要以县城为中心向四邻各县伸展,境内总长约公里,大多为铺砌石板、鹅卵石路面。
浦江古道众多,现整理出了几条,推荐给大家。欢迎大家前往探索与发现!论坛网友若有兴趣,抽空我们可以组织走浦江古道抒浦江情怀的活动,带瓶水,挂块毛巾,去跟浦江的最美古道来个亲密接触吧。
1、马岭古道--浦江通往建德、桐庐,位于浦江、建德、桐庐三地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中,这条古道的时间难以考证,但至少在宋代以前。据史料记载,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就是通过该古道攻打金华的。古道上至今还存有关口,也就是以前的哨口遗址,当地村民称之为将军洞,又叫狗洞,颇为形象。整条古道以卵石和青石板为主铺筑的,宽度从二三米到一米不等,全长约五十华里,从浦江马岭头炉峰石一直到桐庐芦茨,道经马岭,梓洲,毛洲,西坑口,枫岭,巽岭,石舍,茆坪,邵家,百步街,蟹坑口,五云岭,芦茨等。据说这条古道的风景能和黄山媲美”。
2、仙坪古道浦江通往义乌金华的要道,位于白石湾,从白石源的双溪口到西源峡谷尽头上溪山后水库,向东沿乡村机耕路徒步30分钟,到达义乌市仙坪村。
3、太阳岭古道--浦江通往金华。是原浦江县境内最早的古驿道。号称“千年古道”,建县就有,浦江学子金榜题名,赴金华等地做官任职,都走这条古道。至今,太阳岭上还存有多处古驿道遗址。它位于金华北面,是浦江、兰溪、金华的交界山,古驿道从今金东区源东乡洞井村开始算起,经阳郑村,沿青石磴道一直通到岭背,过界云亭、飞云亭、平头桥,一直到今兰溪市梅江镇岭脚(中官钱)村为止。
4、戚宅岭古道位于浦江黄宅镇戚宅村与义乌机场之间,起自李祖村、翻越天公山到达大方村及浦江县黄宅镇戚宅村的高岭,长约2公里。
5、井坑岭古道浦江通往建德,从花桥明丰村岭脚村到建德的上姜村,古道长约三公里,由三四千步石台阶组成,半山腰有一个可供行人休憩的凉亭。
6、瞿岩岭古道位于朱宅新屋南侧,从杭坪镇塘雪村果树坞自然村翻过瞿岩山,到达虞宅新光到杭坪寺坞的道路。瞿岩岭落差四五百米,长近三公里,岭头是一个十字交叉口,分别通向朱宅、寺坪、毛竹坞口、塘雪和原高山老村及千年古寺—高山寺。岭头建有一个小石块砌墙的小凉亭,以方便行人息脚和乘凉。侧向朱宅的半岭,也建有一个三开间的凉亭,人称土地殿,中间供奉土地爷爷,两侧有坐凳,墙上有人物(八仙)彩绘。
7、茶坪古道从仙华山到登高山的路上(已接近登高山村)有一条通往茶坪村的路(可通小车),到茶坪村往北下山,经石来盘村,到虞宅的上张村。
8、上姜岭古道花桥到建德上姜。古道踏步全是石条铺成,半山有一凉亭
9、白岩岭古道位于檀溪殿下村,路程约2小时人很少,山顶的路都被柴草挡住了,要去自带柴刀,翻岭下去就是中余乡的冷坞村。
10、黄岭古道,虞宅村北过席场桥有一山谷,因在虞宅村的后山,故名“后山坞”,纵深约3公里,坞内米后分派为两支幽谷。一支名曰黄岭幽谷,一支名曰宅雪幽谷。翻过黄岭古道便是大畈乡的南山、湃桥、大姑源、小姑源直至桐庐。在抗战时,浦江县政府曾设在大姑源郑家村,这条黄岭古道当时确实是条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整条黄岭古道长约米,路面都有石子砌过。虞宅方面长米左右,从凉亭开始铺台阶,成三个之字形的台阶才到岭顶。岭顶稍平,弯曲形如茶壶柄,故称“茶壶梡”。此地别有一番天地,山林茂密,绿树成荫,有“奇、秀、幽、野”兼具。还有一块10多平方米平坦、光滑的石崉。传说正月十五元宵夜的明亮月光下,18只金鸭一齐出现的奇异景象。后被一徽州佬得宝得去一只。旧时,虞宅村民要翻过黄岭去砍柴、种山以及大小姑源村民去浦江出市也都要翻过黄岭。迫切需要建一个凉亭消暑、避雨、憩息。于是,虞宅村的一些善心人就募捐款项,在黄岭脚建了一个凉亭,取名“长乐亭”,并请乌浆口村秀才张石桂先生题名。始建于何时,现无文字可考,据传建于光绪元年(),距今约年。在抗战时,县长魏思统曾在此凉亭中进行办公、憩息。两边站满了岗哨。凉亭历经沧桑,几经重修,现仍矗立在黄岭脚下,成为历史文物。黄岭古道不但是重要的交通要道,而且还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据村民回忆说:驻扎在虞宅村的太平军与浦江民团在黄岭古道上进行过激战,后太平军失利。抗战时,县自卫大队在黄岭古道上与侵扰北乡的日军激战数小时后撤退。解放前夕,金肖支队第八大队曾在黄岭古道上击溃了尾追之国民党军队并处决了原钟潭乡伪乡长。综上所述,黄岭古道不仅是一处不可多得旅游胜地,又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1、桃岭古道--浦江通往建德、桐庐的要道.它位于浦阳街道善庆村和杭坪镇中村之间,这条古道非常有特色,一米多宽的路面中心铺上约一尺宽的青石板,两旁是清一色的鹅卵石。坊间称为浦江“最完整、最好的”古道。青石板台阶路是桃岭的一大景观,,陶然亭曾风光一时,为无数路人挡风遮雨、憩息闲聊。
12、芜莱仙境古道--建德与浦江之间连接的要道,位于前吴乡袅溪村芜莱仙境古道于年进行了重新修缮。芜莱山有两个主峰,一个是大吴莱峰,能看到北边的杭坪、石宅;另一个是小吴莱峰,能看到西边的通济桥、浦江县城。从前吴出发,大约3个小时可以走到建德境内。这条养在深山的古道,或许并不起眼,名气也不大,但这里曾经是元代学者、宋濂的老师吴莱隐居之地。
13、步虚岭古道--浦江通往义乌。起点黄宅镇戚村桥,沿路经过岭口水库和德胜岩,终点义乌塘李曹村。也就是今天浦江到义乌第二通道的线路。
14、仙华山古道从塘下到仙华村,于年进行重新修缮,全长0米,共修建了步石阶和3个凉亭.整条古道的沿途,点缀了许多体现浦江特色的人文历史景观。可谓步步有景,触目文化。整条古道像一根蜿蜒在仙华山山腰的闪亮珠链,中间分别系着浦江的书画文化、家族文化、图腾文化、诗词文化、黄帝文化等等,让观者无不叹为观止。
15、大黄岭古道--浦江通往兰溪的一条古道,位于浦南街道前于村,从南山的横山水库进去,到兰溪钱宅全程约三小时左右。
16、淡竹岭古道--古代浦江北部进城官道。位于中余乡冷坞村与郑宅镇金泥村交界。古道从冷坞村的茶叶坞口至金刚坞口的邵门徐氏助造石拱桥止约五华里。全程采用青石板铺砌,有台阶一千八百一十八级,坦途八百四十余步。沿途有风凉亭、千年古寺和山路十八弯。
17、五路岭古道--浦江通往兰溪,从兆丰村下新铺到凌云寺,是最有名的古道。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曾作《过五路岭》一诗,尽写其高、险、奇:“行到云中寺,人疲尽欲眠。仰观犹在麓,俯视已居巅。宝掌成双峙,仙华只一拳。谁知绝顶望,未及太阳肩。”很有意思,高耸奇绝的仙华山,站在五路岭上,只剩“盈盈一拳”了,
18、大坞岭古道潘宅大坞口到义乌鲤鱼山。在大坞口村往南方向,越过大坞口水库,即可看到石头垒砌的古道,沿途的鸡岩石等怪石嶙峋。
19、大岭古道起点从大畈清溪村往大岭方向,到大岭头往左边下山,到大岭脚村。旧时,浦江西北部山区人民去岩头镇赶市的必经之路。
20、岭脚古道从郑宅镇岭脚村到白马镇嵩溪
21、金坑岭古道浦江通往建德、桐庐、安徽的唯一官道。位于杭坪镇薛下庄大王潭,翻过金坑岭便到浦江城北,旧时这条古道是浦江西北部山区人民通往浦江县城的主要交通要道。
22、十八拐(捆)岭古道从浦阳杨钨村到前吴宋宅。
23、岭背古道从岩头镇车门村到长盛村。
24、寺坞古道从杭坪镇寺坞村到杭坪镇寺坪村,俗称千步岭。
25、冷坞岭古道礼张陈礼白岩岭头到冷坞谈竹岭。
26、尖岭古道杭坪东岭到马岭。
27、樟坞岭古道浦阳樟坞到民生角寺
28、彭岭古道:仙华山到登高山,到马鞍山村,从马鞍山村的中间穿过。到彭岒头村(一个很小的村,现还有人住),往前到了虞宅的下张村了。。
29、截柘岭古道浦江通往建德其中一条古道。据传,打虎英雄武松曾到过截柘岭。截柘岭附近的村民和高山村民中都流传着武松和当时的严州府尹陈文照夜宿浦江虞宅乡西南部高山禅寺的故事。
30、百步岭古道神丽峡景区内。
31、无须岭古道从黄宅治平-戚村桥到-曹村的一条古道。
32、长沟坞古道从大畈毛坪头至檀溪长山齐陈村。
33、大岩岭古道杭坪镇大塘村桐子湾到建德潘岭。
34、中余狮母岭古道中余狮母村通诸暨同山,青石板古道。
35、蛇抓岭古道从杭坪雪坞村到建德,又名蜈蚣岭。
36、黄梅岭古道浦江通往诸暨自此可通达杭州
37、大岩岭古道:杭坪镇大塘村桐子湾到建德潘岭,此古道也是驴友经常走的一峰九崖的终点。
38、百步岭古道:从白石湾到义乌仙萍村。
39、车坊岭古道从大畈清溪丈马坞至檀溪外龙桥一直到中余佛堂店,旧时浦江西北部村民去中余佛堂店挑石灰都是从这条古道走的。
40、海豹岭古道从海豹岭脚村(即利民)到枫坞寺再到大畈小姑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浦江论坛爆料、吐槽、评论!
欢迎报料,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青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tianfustone.com/lyzl/15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