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这话来自春晚小品。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北魏在隋朝以前,相隔40年。)就有讲白羊三月得草力,每年三月一次,六月一次,八月一次,最多的一年剪三次毛,古人养绵羊羊毛没有徒手“薅”这一说。
我们看历史对薅的使用《诗·周颂·良耜》:“其鎛斯赵,以薅荼蓼。(下有原文)是说带着的锄头刷刷快,把荼蓼这些杂草铲除干净。
用锋利的锄头去除杂草叫薅,显然不是徒手拔草。朱熹集传:“薅,去也。”可见“薅”原来含义就去除杂草,不管用手还用锄头都叫薅。
那去除杂草为啥用薅。薅里有个辱,在这里辱表示低头猫腰,加一个女子边,女人埋头干活,腰总弯着,弯腰干啥,有个草字头,弯腰除草,组合一起就是薅。薅羊毛的“薅”就这么来的。
《诗经·周颂·良耜》(注音版在文末)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周颂·良耜》翻译;我带上我的耜(工具;近似于现在锹),到南面去耕地。各种种子播种下去,粒粒生机勃勃。有美女送饭来看我,挑着方筐和圆篓,里面装的是香米。她头戴草斗笠,手持锄头来翻土,除草。野草腐烂消失,庄稼生长茂密。挥镰收割,打下谷子高堆起。看那高的像城,看那两旁排列,粮仓成百开不闭。各个粮仓都装满,妇女孩子心里安定。杀头黑唇大黄牛祭祀,看他长长双角真美丽。就这样以传承古礼,子孙永远兴旺。
周颂
cècèliángsì,chùzàinánmǔ.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bōjuébǎigǔ,shíhánsīhuó.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huòláizhānnǚ,zàikuāngjíjǔ,qíxiǎngyīshǔ.
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
qílìyījiū,qíbósīzhào,yǐhāotúliǎo.
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túliǎoxiǔzhǐ,shǔjìmàozhǐ.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huòzhīzhìzhì,jīzhīlìlì.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qíchóngrúyōng,qíbǐrúzhì.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yǐkāibǎishì,bǎishìyíngzhǐ,fùziníngzhǐ.
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shāshíchúnmǔ,yǒujiùqíjiǎo.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
yǐshìyǐxù,xùgǔzhīrén.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