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可以我的!
“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景德镇这两年,先摆棋盘后落子,科学谋划,步步为营,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从塑形象到抓发展,从惠民生再到走出去,与世界对话,坚持“国际化思维、全域化规划、项目化推进、景区化建设、一体化发展”发展举措,产业更强、城市更美、文化更特、生态更优、民生更实。如今,景德镇美丽、贵气,百姓幸福感越来越强,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千年瓷都交上了一份美丽幸福的“答卷”……
年5月31日,市委书记钟志生在南门头里弄与86岁的老奶奶亲切交流。(特约记者刘定远摄)
环境大整治
让埋在泥巴里的珍珠重焕光彩
景德镇的一些“大动作”找准“小切口”,为城市塑形。“城市门”的问题,城市路网的问题,城市绿化的问题,城市“三破”的问题,这些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这两年,景德镇脱胎换骨,老百姓得了大实惠!
整洁、整齐、整治
告别脏乱差
今年2月10日,全市掀起了环境整治的热潮,以“整洁”治脏,以“整齐”治乱,以“整治”治差。半年过去了,“整洁美丽、整齐有序、整治有力、和谐宜居”的世界瓷都新形象出现在大家眼前。
年4月1日,市委书记钟志生、市长梅亦在乐平市涌山镇视察城乡环境大整治工作。(特约记者刘定远摄)
城乡环境变美了;干部的精气神更好了;群众的家园意识、参与意识、归属意识更强了,幸福感更强了,“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现象不见了;社会治安更稳了,市民安全感明显提升了;经济建设更有劲了,特别是外界越来越看好景德镇的发展,环境一变,企业和人才都来了。
年8月24日,老百姓在改造后的人民公园晨练。(特约记者刘定远摄)
城市环境问题对老百姓来讲是民心工程,对客商来讲是信心工程,对干部来讲是作风工程,对地方来讲是发展工程。城乡环境大整治不是简单地大扫除,它提振干部精气神、呼唤市民真善美,带动了整个政务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提升,为产业的发展和人才的集聚搭建了良好平台。
治山理水、显山露水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西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动工前,鲤鱼洲的村民每年都会遭遇水患,生活环境脏乱差,而在今年6月底洪涝期间,新昌南湖发挥了重要作用,彻底改变了体育馆、鲤鱼洲逢汛必涝的情况。
西河水系昌南湖全景。(付裕摄)
景德镇还大力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启动了以枫树山为主体的国家森林公园、五龙山公园、松涛公园等改造建设,百姓一片叫好。“昌江百里风光带”建设项目,把昌江两岸的资源、文化、生态一一彰显出来,已成为百姓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浮梁昌江百里风光带。(付裕摄)
我市地下综合管廊全部开工建设,年实现全面运营。这一举措也将消除“空中蛛网”和“马路拉链”的现象,城市形象更加美观,并降低因道路开挖产生的扬尘、噪声等环境污染。
年6月17日,正在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程少艾摄)
围绕城市功能完善,戴家弄断头路已经打通,景德西大道、通站路延伸、站前二路西段等30条城市道路和三闾庙历史文化街区、老南河片区防洪排涝设施等10个老城保护项目正在实施。一批农贸市场、停车场、垃圾中转站等50个民生项目和国家森林公园、松涛公园等10个公园绿地项目也在加紧建设。
景北大道。(特约记者刘定远摄)
棚户区改造
让居民生活更加亮堂
景德镇中心城区有棚户区近万平米。大面积的棚户区,既影响了城市形象,也制约着市民生活。随着我市棚改工作的持续高效推进,数以千计的棚户区家庭,搬出了棚户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新家。
年3月26日,棚改拆迁工地。(特约记者刘定远摄)
从年起,景德镇形成了一套好的征收模式:坚持“征收谁、服务谁、改变谁、造福谁”的理念,对老百姓的利益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准、一个方案管到底、一个政策管到底”。
目前,我市已经被列入了国务院“城市双修”的试点城市,一场既能让多户棚户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又可以实现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的变革正在这片土地上铺开。
景德镇棚户区改造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背街小巷改造
要“面子”更要有“里子”
由于历史原因,景德镇市部分背街小巷因年久失修,晴天“扬灰”,雨天泥泞,大雨内涝,居民为“出行难、路不平、灯不亮”等大伤脑筋。
蟠龙岗社区。(付裕摄)
一场城区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攻坚战今年2月在全市打响。3年时间里,景德镇中心城区将改造提升条背街小巷,在“路平、水通、灯亮、线齐、墙美”的基础上,将里弄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瓷文化等结合,整体提升小巷品质,凸显瓷都特色。
年5月14日,曹家岭新村背街小巷改造后。
改造后的背街小巷“换了新装”,以整洁、平坦、畅通的新姿态呈现在群众面前。走进改造好的背街小巷,一声声感激的话语萦绕耳边,一幕幕欢欣的画面跃现眼前。
“3+1”体系
用产业挺起景德镇发展的脊梁
景德镇聚焦“富裕”,全力抓产业;聚焦“美丽”,着力优环境;聚焦“幸福”,倾力保民生,努力打造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景德镇样本。
陶瓷是立市产业,航空是新兴产业,汽车是重要产业,旅游是希望产业。构建具有景德镇特色的“3+1”产业体系正是绝佳的景德镇方案。
陶瓷
文化张力尽情释放
近年来,打响“陶瓷”这张特色名片成为景德镇人的共识,陶瓷文化张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
景德镇着力挖掘、发展文化事业,复兴历史遗产,开展大遗址保护工作,激活文化动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集陶瓷制作、陶瓷经贸、陶瓷科技、陶瓷文化为一体瓷都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大格局和景德镇对话世界的资本,在发展中树立了文化自信。
根据景德镇陶瓷工业遗存的实际情况,景德镇沿珠山路、朝阳路一线的御窑厂遗址、明清窑作群、人民、建国、艺术、宇宙、为民、陶机、景陶、雕塑瓷厂统一规划,深刻挖掘陶瓷历史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积极打造御窑厂国家遗址公园、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区、红店街、雕塑瓷厂陶瓷文化创意园和大学生创意就业基地等,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新现象。
年4月29日,陶溪川的夜晚人头攒动。(付裕摄)
陶溪川、名坊园、御窑景巷、三宝瓷谷、瓷立方、皇窑、建国瓷厂明清窑作群、雕塑瓷厂创意集市等项目,让景德镇文化品牌效益逐渐显现,文化张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形成了澎湃奔流之势。文化活力的充分激活,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航空
景德镇插上腾飞的翅膀
现代化的航空产业正日渐成为景德镇的另一张名片。
直8救护型。
目前,景德镇市航空产业已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直升机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年4月14日,AC中蒙边境护林。(陈迪波摄)
在大好形势下,景德镇市委深刻把握航空产业发展的特性,借鉴全球航空发达地区的先进发展经验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在高新区打造“航空小镇”的要求。通过打造“航空小镇”,促进厂所、军民、产城、产融“四个融合”,实现“百亿投资,千亿产值”的目标。
AC
未来五年景德镇市将抢占航空产业高地,全面建设航空特色小镇,力争实现航空产业增加值亿元。
汽车
汽车小镇方兴未艾
景德镇正在支持北汽昌河做大做强,推进北汽昌河达产达标,打造“南方基地”,推进北汽昌河汽车配套产业园建设,加快核心零部件“本地化”配套步伐,谋划建设“汽车小镇”,形成“龙头带动、配套联动”的生动局面。
年3月3日,洪源工厂焊装车间自动化率为%的白车身拼焊总线的德国库卡机器人正在拼焊Q35白车身。(特约记者刘定远摄)
年7月12日上午,北汽集团昌河汽车景德镇洪源工厂发动机项目在北汽昌河洪源新基地顺利开工。北汽昌河发动机项目的开工,是景德镇汽车产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填补了景德镇自产汽车发动机的空白,大力提升汽车产业零部件的本地配套率,对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汽车小镇”在千年古镇发展势头喜人。“汽车小镇”已有目标:完善汽车产业链,发展新能源汽车,力争早日建成集整车与发动机产、供、销、研于一体的汽车产业制造基地,实现“产销整车65万辆、发动机30万台,全产业链营业收入亿元”。
旅游
让你来了就不想走
景德镇正在全域化布局,像抓工业化、城镇化一样抓旅游,全力建设旅游名城。景德镇是千年古镇、世界瓷都,文化独特,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品牌响亮。建设旅游名城,恰逢其时。
宝石码头。(特约记者刘定远摄)
目前,以御窑厂为核心的“陶阳十三里”的保护与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中,御窑遗址国家考古公园、陶溪川二期、陶源谷等的建设和发展步伐也在加快。一批体现景德镇独特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作品正在打造。
御窑厂大门。
今年6月,陶溪川文创街区被认定为江西省首批“省商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示范区”。
陶瓷文化正在发挥特有的优势积极融入旅游项目中。名坊园、御窑景巷、三宝瓷谷等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澎湃奔流之势,陶瓷文化品牌与旅游开始深度融合。
对话世界
为中华文化走出去
贡献“景德镇力量”
景德镇是一座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的城市,是一座有作为、能作为、要作为的城市。历史给了我们底气,时代给了我们机遇,发展给了我们空间。
让世界重新认识景德镇
年7月5日,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在市委书记钟志生陪同下参观景德镇陶瓷柏林展。(晚报记者李新华摄)
类似“感知中国·匠心冶陶”景德镇陶瓷文化展这样的世界对话屡屡上演。今年1月至7月,景德镇带着中国名片——陶瓷先后走进联合国(组织机构)以及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西班牙等10多个国家,引发景德镇集聚效应。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国家主流媒体先后多次来到景德镇或跨出国门聚焦景德镇如何“与世界对话”。
《纽约时报》也在景德镇,称赞景德镇陶瓷是堪与丝绸相匹敌的中国最棒的出口商品。
年10月18日,外国人在陶溪川参观景德镇陶瓷。(特约记者刘定远摄)
过去,陶瓷作为丝绸之路上中国最早参与全球化贸易的大宗商品,让全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通用语言,为中国文化和各国文化的融合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在,在德国、在荷兰、在西班牙、在美国……景德镇成了在世人面前展示中国文化的名片、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
作为陶瓷文化圣地的景德镇,近年来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以陶瓷文化为核,以创意创新为翼,推动陶瓷产业不断孕育新经济、释放新动能,让世界重新认识景德镇。
“走出去”的中国文化符号
在文化走出去的路上,景德镇成绩斐然:荣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与国内外69个城市建立了广泛联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为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首批创始成员,与国外20多个产瓷城市建立友好关系。连续13年成功举办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范儿越来越足。
年8月27日,市委书记钟志生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陶瓷文化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景德镇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市委书记钟志生说,景德镇市要充分发挥陶瓷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作用,凸显世界瓷都的品牌价值,加深世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景德镇力量”。
“景漂”之后又见“景归”
悠久的陶瓷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许多海内外陶艺家、青年学生和“创客”来景德镇寻梦创业,形成了独特的“景漂”现象。每年3万多“景漂”同本土的瓷艺家一起,为景德镇瓷器再续千年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近两年来,景德镇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谐的人文环境、舒适的人居环境和良好的城市环境,犹如一座强大的“磁力场”,让一大批曾经在景德镇生活过、学习过、工作过,并从这里走出去的“镇巴佬”,又纷纷回到景德镇发展,涌现了一股高学历、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回乡创业潮。
年5月13日,《归来·丝路瓷典》展一开展就吸引了很多人观看。
据初步调查,“景归”数量众多,分布在景德镇的各行各业,集中于陶瓷文化、艺术交流、文创产业等领域。他们中既有90后的新生代,又有德艺双馨的老匠人;既有实力雄厚的企业家,更有饱含家国情怀的实业家、艺术家和学者。他们受乡情的感召和良好环境的吸引、投资兴业、创新创造,他们给景德镇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形成了人才回乡、信息回归、资金回流的良好局面,为景德镇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景归”已成为继“景漂”之后又一具有景德镇地域特色的文化与社会现象。
年7月13日,白明个展《白·蓝》。
为此,景德镇市大力推进人才集聚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了陶溪川、名坊园、三宝瓷谷、航空小镇、汽车小镇等一大批人才聚集高地,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28万平方米的邑山陶瓷工业综合体,以私人订制、柔性生产、智能智造为引领,就是要打造手工陶瓷“未来梦工厂”。
党建引领
砥砺前行的基石
在景德镇,有很多党员干部质朴实在,视群众如家人,把群众困难当“家事”,把群众来访当“串门”,把群众来信当“家书”。他们,忘却脏与苦,美化妆点着这座千年瓷都;他们,二话不说投入汹涌洪水,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他们,日夜思忧百姓生计,发誓不脱贫绝不脱钩。是他们以热情服务和全身投入,共建“富裕、美丽、幸福”的家园。
堡垒更强
筑牢发展新底子
置身景德镇,人们欣然感受到,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城乡环境大整治、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主战场上,“党旗飘起来、党徽戴起来、党员干起来”蔚然成风。近两年我市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关键原因在于,坚持“一个决策中心、几套班子落实”,坚持打造“核心党委、高效政府、合力班子、做事队伍”,让核心党委发挥核心作用,让高效政府体现高效水平,让合力班子呈现合力格局,让做事队伍引领做事导向。
活跃在我市的3万多“景漂”,他们为了钟爱的陶瓷艺术背井离乡而来。为了更好地凝聚“景漂”陶瓷人才,延续瓷都千年的“DNA”,我市强化“党建+”理念,创新“产业链+党组织”模式,在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成立了“景漂”陶瓷流动党员党支部,为34名“景漂”流动党员筑起了“红房”。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在发展定位上表现出深度开放的大格局,在城市规划上展现出建设国际名城的大视野,在城市建设上体现出建设精品项目的大气魄,在招商引资上展示出招大引强的大志气。景德镇日渐成为一块投资的“洼地”、人才的“高地”、创新创业者的“乐土”。
红旗飘扬
干出党员好样子
作为我市重点项目的标杆,西河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把党旗插在工地上,把党组织建在项目上,一面写有“党员突击队”字样的红旗迎风飘扬。在施工现场,台挖掘机,辆工程车,近0人轮番作业,12天完成土方挖运万立方米,创造了景德镇单项工程日挖方最高纪录,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年10月4日,党旗飘扬在西河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工地上。(特约记者刘定远摄)
党员邱赛珍,景德镇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景德镇瓷厂一名普通的贴花女工,也是贴花工段工段长。她自参加工作以来扎根一线贴花岗位一干就是近三十年,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景德镇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面旗帜。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爱岗、敬业、奉献的价值观,并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年7月13日,党的十九大代表邱赛珍正在贴花。(晚报记者余乐进摄)
近年来,景德镇积极落实省委“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全面推行“标准化要求、项目化推进、有形化建设、系列化开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党旗飘起来、党徽戴起来、党员干起来”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让全市4多个基层党组织实起来、强起来、活起来。正是因为找准了“党建+”的切入点,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确保了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更广泛的力量、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
从严治党
闯出干事新路子
昌江区西郊街道蟠龙岗社区奥园路及延伸段的改造整治,只是全市年度条背街小巷改造整治计划中的一个缩影。可就是这个看来并不起眼的小工程,先后有47名区、乡两级党员干部担任背街小巷改造的项目负责人及具体工作人员。结合背街小巷的改造,提出了蟠龙岗社区“三建三联三服务”的为民党建工作模式,把城市社区党建的落脚点体现在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发展上。
年7月7日,一心桥、紫薇路改造中。
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今的景德镇,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干部带头做;群众有困难,首先想到党员干部;征地拆迁、打击“两违”,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
我市始终以“做事是最好的作风”为检验标尺,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大力倡导敢于担当办事情的干事风气。在工作中,以做事论英雄、看担当用干部、凭实绩给平台,注重在一线锻炼干部、发现干部、选拔干部,年县乡换届,对24名实绩突出的干部予以了提拔重用。
结语:这两年,景德镇的变化令人欣喜。接下来,景德镇的城市发展将进入“铸魂”阶段,重点启动以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为内容的“双创”工作和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主线的全国“双修”试点工作。可以期待,通过“双创”和“双修”,未来的景德镇对内更有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对外更有承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一个美丽的景德镇,正在向幸福起航。
本期编辑:俞跃
来源:特别报道组吴胜初陈俊绮曾思云张怡余辉张钧和
校对:周海洲审核:封卫闽
宣传、推广找?
秀米2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治疗多久能好白癜风治疗时间和过程